关注公众号给客服留言
关注公众号给客服留言
发布时间:2024-11-08 15:51:40
好的,我会根据你的要求对这篇开题报告进行改写。请见下文:
题目:中国牧区扶贫开发问题研究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经30余年,取得了显著成就。从1978年至201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至268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7%降至2.8%,减贫速度之快令人瞩目。2011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决定将农村贫困标准由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74元提高至2300元,致使全国贫困人口数量从2688万人扩大至1.28亿,扶贫对象范围扩大至全国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族群众和干部共同努力,牧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农牧民经济收入大幅提升。然而,牧区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遏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多,农牧民生活水平普遍滞后于农业区。牧区的脱贫问题已经成为关乎国家边疆稳定、生态安全和民族团结的重要议题,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实现牧区脱贫致富。
目前,中国共有268个牧区及半牧区旗(县),其中226个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六大牧区省份,占总数的84%。牧区农牧民来自40多个民族,总人口达5000多万人,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关键和难点。
二、研究意义
长期以来,专家学者对贫困内涵进行了多角度的理解,但都存在一定不足。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贫困不仅是经济问题,还应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多方面落后的综合表现。因此,中国牧区的扶贫开发政策应突破传统的扶贫公式:经济收入增加+瞄准贫困地区及家庭的扶贫=缓解贫困,转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模式。
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下,提出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中心,以保障生态为首要任务,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基本道路,旨在丰富和完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理论,推动牧区扶贫开发实践。
三、研究内容
本文将中国牧区扶贫开发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理论基础进行详细论述。然后,从综合研究的角度分析牧区贫困的表现、原因及影响,并探讨1978年以来政府主导的牧区扶贫开发工作及其历程。接着,阐述当前牧区扶贫开发中已经在实践中取得效果的五种扶贫模式。最后,分析当前牧区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四、提纲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框架 1.3.1 研究的基本内容 1.3.2 研究的结构框架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2 创新之处
中国牧区扶贫开发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2.1.1 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 2.1.2 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反贫困思想 2.2.1 毛泽东的反贫困理论 2.2.2 邓小平的反贫困理论 2.2.3 江泽民的反贫困理论 2.2.4 胡锦涛的反贫困理论 2.2.5 习近平的反贫困理论
中国牧区贫困问题概述 3.1 牧区贫困的特征 3.1.1 经济发展水平低 3.1.2 基础设施薄弱 3.1.3 社会发展程度滞后 3.1.4 生态环境脆弱 3.2 牧区致贫的因素 3.2.1 地理环境因素 3.2.2 历史文化因素 3.2.3 人力资本因素 3.2.4 社会保障因素 3.2.5 政策性因素 3.3 牧区贫困的影响 3.3.1 经济影响 3.3.2 政治影响 3.3.3 文化影响 3.3.4 社会影响 3.3.5 生态影响
中国牧区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及成效 4.1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 4.1.1 扶贫政策措施 4.1.2 扶贫成效 4.2 开发式扶贫启动阶段 4.2.1 扶贫政策措施 4.2.2 扶贫成效 4.3 扶贫攻坚阶段 4.3.1 扶贫政策措施 4.3.2 扶贫成效 4.4 综合扶贫阶段 4.4.1 扶贫政策措施 4.4.2 扶贫成效 4.5 两轮驱动扶贫阶段 4.5.1 扶贫政策措施 4.5.2 扶贫成效
中国牧区扶贫开发的实践模式 5.1 以工代赈扶贫模式 5.1.1 起源 5.1.2 特征 5.1.3 实践价值 5.2 生态移民扶贫模式 5.2.1 起源 5.2.2 特征 5.2.3 实践价值 5.3 产业化扶贫模式 5.3.1 起源 5.3.2 特征 5.3.3 实践价值 5.4 “雨露计划”扶贫模式 5.4.1 起源 5.4.2 特征 5.4.3 实践价值 5.5 科技扶贫模式 5.5.1 起源 5.5.2 特征 5.5.3 实践价值
中国牧区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6.1 缺乏理论支撑及政策保障 6.1.1 理论支撑不足 6.1.2 政策保障能力不足 6.2 缺乏监管考评及部门综合协调 6.2.1 监管考评不足 6.2.2 部门综合干预不足 6.3 存在众多矛盾 6.3.1 市场经济与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矛盾 6.3.2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6.3.3 扶贫与返贫的矛盾 6.4 扶贫主体间综合扶贫效果不佳 6.4.1 政府主导作用未充分发挥 6.4.2 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 6.4.3 国际扶贫交流合作水平有待提升
中国牧区扶贫开发的对策 7.1 构建扶贫开发的政策理论体系 7.1.1 加强理论研究工作 7.1.2 提升政策保障能力 7.2 建立监管考评及综合干预制度 7.2.1 加强监管考评 7.2.2 加强综合干预 7.3 正确处理不和谐关系 7.3.1 发展现代化畜牧业 7.3.2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7.3.3 巩固扶贫成果 7.4 增强各扶贫主体间综合扶贫效果 7.4.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7.4.2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7.4.3 开展国际扶贫交流与合作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七、进度安排
希望上述改写的内容能够满足你的要求。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修改,请随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