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公众号给客服留言
关注公众号给客服留言
发布时间:2024-11-08 16:00:34
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改写的传播学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明星真人秀现象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背景
近年来,明星真人秀节目成为中国电视荧屏的热点。《我是歌手》、《星跳水立方》、《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节目一经播出便引发了收视狂潮,迅速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爸爸去哪儿》更是被誉为“零差评”节目,稳居收视榜首,节目中偏远的录制地点也迅速成为热门旅游景点。明星真人秀节目是以明星为主要参与者的真人秀节目。从参与者的角度划分,真人秀节目可分为普通人参与的真人秀、“普通人+明星”参与的真人秀和明星参与的真人秀三种类型。在明星真人秀节目中,明星们从舞台上的焦点、跨年演唱会的宠儿、会客室的嘉宾,到选秀节目的评委,如今真正走下神坛成为真人秀节目的参与者。节目中力求全方位展现明星的身姿、个性、情绪甚至丑态,以满足观众的“窥视”心理,明星效应带来的高收视率也为电视真人秀节目注入了新的娱乐元素。
明星真人秀节目隶属于真人秀节目,因此其本质上遵循真人秀节目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但参与主体的转变使得节目内容元素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真人秀节目的特点。在明星真人秀节目中,明星们展示了他们“草根”的一面,用真实的情感和个性打动观众,同时也由于明星的参与带给观众更多的感官刺激和收视看点。
在欧美、日韩等国,明星真人秀节目发展较早,节目模式相对成熟,如英国的《名人老大哥》、《邀你共舞》、《截稿日期》,美国的《名人的十七岁》,德国的《临危不惧》,韩国的《我们结婚了》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在变化,宽松的媒介政策、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全球化的文化环境促使国外一些优秀的明星真人秀节目进入我国,并深受观众喜爱。当前在我国热播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中,许多节目源自借鉴和模仿国外成熟模式后进行本土化改造。如何在模仿和借鉴后进行成功的本土化改造,如何在国外版权成为大势的情况下进行原创节目探索,以及在繁荣和快速膨胀过后如何保证节目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当前我国明星真人秀节目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明星真人秀节目在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传播渠道等方面,因明星的参与而带来不同的体验。因此,在明星真人秀节目盛行的今天,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现状
明星真人秀节目是当前最炙手可热的节目类型之一。然而,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理论研究成果与节目的热度不成正比。目前尚未有专业的理论著作对明星真人秀节目进行深入解读。当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一些学者发表的专业论文及相关学位论文。笔者认为,当前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明星真人秀节目发展的思考 明星真人秀节目火热播出,各类题材不断涌现,一些学者客观看待节目热播,以发展的眼光提出思考。
对明星真人秀节目本土化探索的思考 我国许多明星真人秀节目源自国外成熟模式的引进和改造,因此“本土化”成为学者研究的切入点。
对明星真人秀中“明星”的思考 明星的参与是明星真人秀节目与以往真人秀节目的最大不同。明星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节目收视率的保障,但过度“明星消费”会造成负面影响。
三、研究意义
本文以明星真人秀节目为研究对象,利用传播学理论探讨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规律、社会价值等。本文在梳理我国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并探求其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引出对明星真人秀节目传播效果的分析及其发展思考。
四、提纲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明星真人秀节目概述 (一)明星真人秀节目概念界定 (二)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兴起 1. 明星真人秀节目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 2. 明星真人秀节目在我国的兴起 (三)明星真人秀节目现状 1. 节目模式引进火爆 2. 本土化改造与原创性探索 3. 节目形式从单一到多元 二、明星真人秀节目制播的传播学解读 (一)明星真人秀节目的传播环境 1. 政策环境 2. 文化环境 3. 媒体环境 (二)明星真人秀节目的传播内容 1. 新奇刺激的体验主题 2. 戏剧化的冲突设置 3. 精良的节目制作 (三)明星真人秀节目的传播渠道 1. 网络联动传播 2. 移动媒体的碎片化传播 3. “电视+微博”话题式传播 三、明星真人秀节目的传播效果分析 (一)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正面效果 1. 取得广泛受众影响力 2. 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二)明星真人秀节目的负面效果 1. 创意观缺位:克隆成风诱发节目同质化 2. 价值观缺失:媚俗倾向导致节目本位偏移 3. 真实观缺席:秀的主场 四、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思考 (一)把握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二)合理引进、注入中国文化内核 (三)勇于创新、形成差异化竞争 (四)整合营销、形成产业化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五、研究方法
六、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 谢转耕,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 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3] 刘面,甘露,黄慰灿。欧洲优秀电视节目模式解析[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4] 瞬乃化。最新欧美电视节目模式[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二版. [6] 邵培仁。传播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 邵培仁等。媒介理论前沿[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8] 李冬梅。网络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营销创新[D]. 济南:山东大学,2010. [9]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 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 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 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 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 陈良译。西安:未来出版社,1984. [13]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 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4] 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 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5]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 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6] 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M]. 苗巧,赵长军,李黎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7] 董滞。媒体营销:数字时代的传媒动力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8] 王青亦。真实电视:电视仪式与审美幻想[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19] 张绍刚。全球金牌电视节目解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0] 肖慧形。我国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策略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21] 朱琳。混杂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明星真人秀节目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2] 张软婷。“泛真人秀”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与传播创新[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3] 刘蠢。《我是歌手》的品牌推广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31. [24] 沈清。《爸爸去哪儿》热播对我国综艺节目发展的启示[D].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25] 臧娜。当代文艺娱乐化问题研究[D]. 沈阳:辽宁大学,2012. [26] 金妍。从选秀节目论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D]. 南昌:南昌大学,2007. [27] 施育华。国内真人秀节目整合营销模式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