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公众号给客服留言
关注公众号给客服留言
发布时间:2024-11-13 10:00:02
脑海里一直萦绕着一个场景:一个来自Top2高校的男生,和一个普通北京高校的研究生在聊天。男生突然惊讶地说:“你们开题也要答辩啊?”我不记得这个场景何时进入我的脑海,但它似乎一直存在,并且时不时被想起。每次想起,它可能就被强化一次,直到今天,已经挥之不去。
前几年,我负责我们学校的毕业答辩时,重新拾起了开题答辩这个话题。之前,我们的资料中或许提到过开题答辩,但那时并没有实际操作过。虽然本科生的开题报告水平可能参差不齐,但看大家认真对待的表情,仿佛让我回到了自己毕业答辩的场景。
作为指导教师,我每年都会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他们的开题报告也各有千秋。有些学生的报告写得非常出色,逻辑清晰,实验设计合理,甚至让我对他们的研究产生了期待;而有些学生的报告则显得有些敷衍,思路混乱,甚至连技术路线都没有理清。尽管如此,不论他们的报告水平如何,至少在台上的时候,看起来还是挺认真的。
昨天的开题报告会上,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面对我和其他同事的目光,显得有些紧张。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描述着研究内容、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目标。虽然有些学生表达能力还不够流畅,但也能看出他们经过了反复思考和准备。
听着学生们的开题报告,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当年的答辩。虽然记忆有些模糊,只记得答辩结束后请老师吃了两盘虾。近年来,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审核越来越严格。刚才,我还在教育部的“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信息平台”上审了一篇某高校去年的本科毕业论文,并给出了“通过”的结论。
每年都有老师呼吁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认为本科生的论文质量不高。实际上,学生写作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足够的写作技巧和训练。许多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写作训练,不了解论文的结构和逻辑推理。当他们面对撰写毕业论文的任务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学生们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要求,不真正重视其学术价值和对未来发展的影响。这种态度可能导致他们对论文写作任务的投入不足,缺乏研究的热情和动力。教育部可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推行论文抽检机制吧。
对于被评审为“不合格”的论文,不清楚最终结果如何,可能是“取消学位”,也可能只是通报到单位。无论哪种情况,指导老师大概率都要承担责任。指导老师在毕业论文质量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应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确保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并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文献研究、论文结构规划和写作。
毕业设计是评估学生能力的重要依据。撰写一篇优秀的论文,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深入的研究能力,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和数据,然后做实验,出结果,写文字。文字本身其实只是对设计的客观描述,关键在于设计本身。
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第一步,起到了引导和规划的作用。通过开题报告,学生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一个好的开题报告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明确的研究目标。学生需要清楚地表达研究问题,并阐述为什么选择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使读者对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有清晰了解。
其次,合理的研究方法。学生需要详细描述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以及所需的资源和条件,使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有基本认识。
另外,强调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学生需要明确阐述研究对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贡献,以及对相关领域的推动作用,使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有清晰认识。
最后,清晰的结构和语言。学生需要合理组织开题报告的内容,使其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同时,语言要准确、简洁,避免使用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词语。
简而言之,开题报告是评判一个毕业设计好坏的重要依据。一个好的开题报告应该具备明确的研究目标、合理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清晰的结构和语言。通过开题报告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一个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潜力。答辩的意义和价值,或许在于通过对话,让学生能够不断完善报告吧。
晚安,你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