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给客服留言

登录

开题报告节选

发布时间:2024-11-15 11:23:29

研究背景: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深植于每一位教师心中。作为地理教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职责所在。然而,受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湘西地区的课堂教学现状与国内发达地区存在显著差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区,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本土文化。这些文化是湘西人民的宝贵财富,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可以展现其更大的价值。这不仅是湘西人的使命,也是湘西教师的重要职责。

在深化课程改革和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环境下,面对国家的大变革和大机遇,教育工作者们尽职尽责、创新拼搏,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使命感。

选题意义: 1.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专研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激发湘西地区新教师的工作热情。 2. 课堂教学作为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其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的终身成长。将课题落在一线教学课堂上,能更直接地发挥出教研的价值。 3. 在各种课堂模式大行其道时,探索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高效路径是教师们无法回避的选择。将湘西本土文化融入教学,能最大程度地适应本土学生的认知与理解。 4. 本课题不仅是一次性的尝试,而是要探索出学科教学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完整路径,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提炼出一套独特的课堂范式和校本课例,为其他学科的融合及各种课堂的开发提供借鉴,在学术上具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价值。 5. “玛汝课堂”的成功打造,能在民族地区进行深度推广和跨区域应用,具有极大的实际教学和校际交流价值。

课题界定: 1. 湘西:指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 湘西本土文化:由湘西人民共同组成的文化,是各种文化经过湘西各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沉淀的结晶,包括宗教、风土民情、民间俚曲、礼俗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 3. 初中地理:指湘教版七至八年级学段的地理学科。 4. “玛汝课堂”:“玛汝”在苗语中意为“好,非常好”,“玛汝课堂”希望通过研究和实践,论证其是一种好的、高效的、极具湘西特色的课堂。

研究综述: 在教育教学中,对课堂的研究非常多,如课堂组织形式、内容、实施环境、效果、流程等。对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研究也很多,如《高效课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等。这些研究为本课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支持,也凸显了本课题的研究机遇。目前,对地理高效课堂的研究多停留在课堂的组织构建上,而对课堂内容的研究很少。将本土文化融入地理课堂,从内容上弥补了高效课堂研究的短板。

对文化的研究也很多,包括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等,如《“文化基因遗传”视角下民族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论民族生境与民族文化建构》等。这些研究多局限于文化的内涵、外延、保护、变迁等,对文化与教育,尤其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相对不足。麻江艳《利用本土地理文化资源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和李志炜《活用本土文化“佐料”巧做地理教学“大餐”》是最接近本土文化与地理学科融合的研究,但仅停留在个别课例的尝试,没有深入研究文化融合学科、本土文化融入课堂的路径和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对前人研究进行了弥补和拓展,完善了内容。对湘西本土文化与地理学科的融合是首创,具体落脚在高效课堂也是首创,对“玛汝课堂”的提出和打造也是首创,具有重大价值。

研究目标: 1. 通过打造贴近湘西的课堂,提高湘西地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其民族自豪感; 2. 通过课题研究,丰富初中地理教学的校本资源,提高学科和学校的影响力和品牌力; 3.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认识湘西文化内涵,推动湘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本土文化的保护传承; 4. “玛汝课堂”在地理学科的成功打造,为其他学科提供思路和借鉴。

研究内容: 1. 湘西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研究:研究课堂有效性的评判标准和影响因素,分析湘西地区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2. 湘西本土文化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可行性研究:结合课程标准,探讨湘西本土文化与初中地理教学的融合要点,挖掘融合范围、深度和路径。 3. “玛汝课堂”的校本课例研究:明确地理学科“玛汝课堂”的基本要求,分类整合湘西本土文化,形成独立资源包,编辑教学设计,制作课件,不断修正完善校本课例。 4. 推广“玛汝课堂”校本课例:总结反思,形成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法:通过行动解决研究主题,持续改进,最终形成一整套带有本土特色的资源利用策略。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谈话等手段,收集课堂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导下一步研究。 3. 文献研究法: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通过预研究形成对课题研究问题的科学认识。主要渠道包括书籍、报刊、档案、非文字材料、网络数据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