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给客服留言

登录

李小龙大学时期的一篇哲学论文——《悟》

发布时间:2024-10-21 12:13:36

李小龙在大学期间写下了一篇名为《悟》的哲学论文,深刻探讨了中国功夫的精髓,并借此表达了他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李小龙以功夫为媒介,揭示了道法自然、柔能克刚、超然物外等深奥的道理,使读者在感受武术魅力的同时,也在心灵深处获得启迪。

首先,李小龙开篇即提出“功夫是一种特殊的技巧,是一种精巧的艺术,而不是体力活动”。这一观点打破了人们对功夫的常规认识,强调智力与技巧的结合,而非单纯的力量比拼。他进一步指出,功夫的原理不可简单学习,而需顺其自然,如同花朵在摆脱了感情与欲望后自然绽放。李小龙借用自然之花的意象,隐喻功夫的修炼需要摆脱世俗纷扰,回归自然与本真。

在经过四年严格的功夫训练后,李小龙开始理解并感受到“柔能克刚”的道理,即如何消除对手的力道,减少自己的力道浪费。这一切都必须先求得气定神闲。李小龙分享了他在实际对抗中的体验,往往一旦和对方交手,思想就难以保持清明而不受扰乱。他的老师叶问先生提醒他要放松自己,忘掉自己,注意对手的招式,完全出于本能地指挥反击。叶问强调最重要的是学会超然,李小龙认识到真正的放松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自然中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李小龙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除了个人的努力和自学,导师的指引也非常重要。师傅告诉李小龙要“顺乎自然,不要加干涉”,这强调了一种顺应自然规律,不强行干预的态度。在武术中,这意味着要根据对手的动作和节奏做出反应,而不是强行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在更广泛的人生层面上,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和他人,不要过度干预和强求。

有一天,李小龙在海上划船时,突然领悟到水的本性正是功夫的要义。水柔软无形,可以适应任何容器,体现了“以柔克刚”的哲学思想。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像水一样,顺应自然,不与之抗衡。就在那一刻,一只小鸟飞过,影子倒映在水中,这启发了他对“超然物外”的真正理解:并非全无感情或感觉,而是让感觉不受滞留或阻碍。

最终,李小龙躺在船上,感受到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消除了所有的反抗意识。他领悟到柔能克刚、适应变化、顺应自然的道理。这种境界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在保持内心清明的同时,学会顺应自然、超然物外,最终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实现心灵的真正自由与解脱。

点赞收藏,评论留下你的观点,聊聊格斗、李小龙、哲学那点事……这里能带给你不一样的人生感悟~马哥聊格斗。